近日,拉夫罗夫在接受 今日俄罗斯采访时说,中俄之间的关系在质量上高于军事联盟,没有限制,界限和禁忌话题。此前,中国外长秦刚与拉夫罗夫通话时表示,中俄关系是一种不结盟、不对抗、不针对第三方为核心的新型大国关系。我们可以看出来,中俄战略互信水平非常高是共识,但是两国在涉及“结盟”问题上的表述又有所差异。

对于中国来说,中俄之间的关系没有限制和禁忌,但是不等于没有底线。中俄战略互信高于军事联盟,但不等于就是军事联盟。

今天我们要说的是,虽然中俄对两国关系的表述在每个时期会有所差异,但是当前俄乌冲突的大背影下,中国只有坚持中立才是最正确的选择。

有人总在讨论俄乌冲突对中国的影响,虽然有利有弊,但是明显弊大于利。道理很简单,这场发生在欧洲的军事危机,正在事实上削弱了与中国关系亲近的俄罗斯,强化了对中国战略打压的美国的霸权,同时救活了曾经脑死亡的北约。

对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贸易国而言,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才是对发展最有利的,更何况乌克兰局势的稳定还涉及到中国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的推进,所以中国当然希望这场危机尽快结束。

残酷的现实是,乌克兰危机已经长期化,中国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站稳对俄乌冲突的立场。美国最近一直想找中国麻烦,声称发现疑似中国国企向俄罗斯出口非致命军事物资,中国外交部给予明显的否认。

但是一些国内自媒体仍然故意错误解读中国外交部的表态,意思是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军事物资干得漂亮,这明确是把中国往火坑里推。

在这里,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一个道理: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必然会获巨大。

第一、从中国发展的角度来看。基于中国过于强大的实力,只有中国保持中立不给俄罗斯军事支持,欧洲国家才会与中国保持正常的经贸关系,美国想要的新冷战才不会发生。

一旦发生新冷战,或者说将中国与俄罗斯捆绑在一起,将极大的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,而且帮助美国维持其全球霸权。我们要认识到,俄罗斯是一个GDP不足中国广东省的国家,在乌克兰发起“特别军事行动”后变成了整个西方世界的敌人。而中国更大的利益是包括美国和欧洲在内的西方国家保持经济合作,强化贸易联系。美国越想推动中美脱勾,中国就会越与美国在产业链上密切合作,这样才能为中国崛起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。

第二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,一个大国的崛起,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尽可能在战争中保持中立。美国是全球霸权,但是我们可以回看美国崛起的过程,从第一次世界大战,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,美国在中立的地位上定力有多强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,美国几乎是让双方打残之后,自己才下场一锤定音。

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,如果没有日本人的赌国命,美国下场的可能性仍然不高。别人在打仗,又没打到中国这里,我们为什么有人想要成为参与方?俄乌冲突虽然只是一场局势战争,但是长期消耗成为必然。任何参与者都要在乌克兰投入巨额资源,相比而言中国当前的选择仍然是损失较小的。

第三、从维持全球安全的角度来看,中国保持中立是俄罗斯避免被拖垮的关键,这个作用同样重要。俄罗斯当前面临着被严重消耗,之所以在乌克兰战场没有采取极端手段,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未来发展可以向东看,也就是将经济融入中国经济圈。如果中国站在乌克兰的一边,俄罗斯的战略焦虑就会急剧增加,世界最大的核武器保有国一旦出现战败,或者是因为内部问题被肢解,对全人类都是一场灾难。

只要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不偏袒西方,俄罗斯将会为成中国最可靠的能源供应国;只要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不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支持,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仍然能保持稳定,甚至有可能成为俄乌冲突的和平谈判的推动方。

只要中国保持中立,美国联合欧洲打压中国的图谋就不会现实;只有中国保持中立,世界范围内所有保持中立的国家就有了主心骨;只要中国保持中立,俄罗斯这个核大国就不会崩溃;只要中国保持中立,不用被严重消耗,就能获得更长的战略发展机遇期。

所以,不管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多好,中国与美国的关系有多差,在俄乌冲突问题上任何想拉着中国下水的言论都是在害中国,我们对于这类极端言论一定要保持警惕。

中国是这个世界最重要的一极,不需要依赖任何国家,也不需要偏袒任何势力,只有保持中立才能最大化的维护自己的利益,这才是大智慧。